夏季游泳是消暑的好方式。不過泳池安全也是令人擔憂的問題,尤其是暑假里游泳的小孩特別多,所以小區泳池安全管理要提上日程,要強加防范。
據稱,目前深圳有幾百家游泳池,包括學校、小區、企業都有,有經營性的,也有公益性的。按照廣東省發布的關于加強游泳池安全經營的規定,全省游泳場所必須辦理企業經營許可證。其中,對救生員培訓、游泳場地情況、照明條件、消毒等都有明確要求。
其中重要的是安全問題。據調查總結,問題高發區多在小區泳池。小區物業管理沒有公共泳池那么嚴格,容易忽視一些問題,這也是每年夏季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地方。
一、目前住宅小區泳池安全管理存在問題:
(一)泳池配套設施設備上存在的問題
1、泳池入口的浸腳消毒池地面過滑,泳池內的地面采用磁磚、木板或其他過滑材料做成的容易導致泳客滑倒,摔傷,這給泳池日常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風險與責任。
2、泳池旁邊地面不平,泳池內水下臺階拐角過于尖銳,泳客容易擦傷、撞擊后造成較大損傷。
3、池水內水質處理設備、噴泉、照明設施等存在漏電現象,極易導致游客觸電,而造成生命危險。
4、兒童池和深水區沒有強制隔離,我們常常看到發生的溺水事故大多都是兒童進入了深水區而造成的,目前很多住宅小區游泳池兒童池的淺水區和成人池的深水區沒有強制隔離,兒童池很容易到成人池,一是有極大的安全隱患,二是增加救生員監管難度。
5、夜場的燈管亮度和角度達不到救生要求,對于住宅小區的游泳池因業戶的生活特點難免會開夜場,開夜場的話就必須具有射燈照明,目前很多泳池通道和水面燈光亮度均達不到200勒克斯的照明救生標準,很容易導致溺水人員沉入池底時不能及時發現和施救。
(二)標識配置不到位
對于目前很多小區泳池或多或少的都貼有標識牌,但很多泳池貼的安全標識牌卻不全,該有的沒有,還有的就是張貼的位置不恰當,形同虛設,設置的安全標識不醒目,以至于泳客沒有及時看清水深、臺階等而產生溺水、碰傷等事故,給與小區的物業管理服務工作造成的深度損傷。
(三)救生員現場管理不到位
夏季傍晚我們進入住宅小區的游泳池常常看到孩子們在游泳池內嬉笑的快速追趕,歡快的打著水仗,救生員時常和泳客在聊天或在救生看臺上玩弄著自己的手機,巨大的泳池就像一個正在開口的獅子等著食物降落。
(四)高層管理不重視
住宅小區80%以上的游泳池屬物業管理自主經營,利潤較低,“基本上只夠保本”,這是小區游泳池規范、安全經營的瓶頸。相當一部分小區泳池因經營受困,少雇甚至不雇有資質的救生員。而在一些物業項目上的泳池,為節省開支,則讓保安輪班客串救生員,救生員也沒有通過正規系統培訓,更沒有持證上崗,甚至有些泳池連經營許可證、高危證件都沒有就進行營業。物業管理高層人員不重視,認為一個保安員就可以搞定一個游泳池,保安員本身就不了解泳池的安全管理,更缺乏熟練的救生技巧,這樣的想法與思路不得不讓我們為這樣的小區泳池安全管理打起寒戰。
泳池安全管理救生器材必不可少,有些住宅小區的游泳池根本就未配備救生器材,發現溺水或危險時,無法利用有效設施進行施救。還有些就是配置了不合格的救生器材,我們在有些住宅小區看到了普通的游泳圈掛在救生臺上,人溺水時會拼命的抓住任何東西,試問這樣日常游泳圈一抓即破能代替救生圈的作用嗎?且有些小區沒有救生臺和救生桿,這些均給救生員巡查和救生急用帶了難度,不利于救生的監督和實施工作。
(六)、缺乏泳池突發事件處理經驗,對溺水或其他傷亡事件處理不及時而導致惡性后果。
很多住在小區游泳池管理沒有指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或是制定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沒有實戰演練,真正發生安全事故的時候現場一片混亂,寶貴的救生時間會因此而流失,留給人們慘痛的教訓是生命的代價。
(七)、無證經營情況留下的安全隱患
住宅小區在做為小區業戶生活配套設施的同時,物業管理人員常常是不予重視,存在很多無證經營或證件不全過期等現象。
三、國家對泳池安全管理的主要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深圳市體育局、衛生局、要求深圳市所有游泳場所須取得《衛生許可證》、《經營許可證》、《高危許可證》后才能開場經營,凡是從事游泳救生的人員,應持有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勞動保障部頒發的《游泳救生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以及深圳市水上運動協會頒發的當年的《游泳救生員崗位證書》,持雙證后才能上崗,且每250平方米的人工游泳池,至少要配備固定救生員1人。每增加250平方米應增加1人,確保救生安全。對于泳池開放期間工作發生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將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追究用人單位和當事人責任。
四、怎樣解決泳池安全管理問題,減少全事故發生。
(一)、及時解決泳池配套設施設備上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對于泳池入口的浸腳消毒池地面過滑,泳池內的地面采用磁磚、木板或其他過滑材料做成的容易導致泳客滑倒,摔傷情況進行泳池開放前的檢查工作,對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時通過更換材料,增加工序改變材料光滑現狀,杜絕因地面濕滑造成的泳客摔傷摔亡事故發生;泳池旁邊地面不平,泳池內水下臺階過于鋒利現象可以通過磨平或包扎進行防護,以此減少對人員的損傷;池水內水質處理設備、噴泉、照明設施在開業前或開業中經常進行漏電測試,發現漏電第一時間關閉泳池進行徹底處理后方可營業,避免因漏電導致泳客身亡事件;泳池高層管理者要對游泳池夜場經營時射燈亮度是否達到200勒克斯的水面照明標準,泳池內是否存在缺光的照明死角,發現存在隱患需立即整改,避免因溺水而不能及時發現而影響分秒必爭的救生工作。
(二)、完善泳池標識配置,提示泳客注意安全事宜
對于目前泳池缺少標識的要及時補充張貼,特別是重要的“禁游標識”、“深水區”、“小心地滑標識”“泳池管理規定”等重要標識,必須按照政府相關部門的規定具備,對于制作標識要系統化的同時還必須注重標識的醒目程度,圖形、漢字、英文同存的規范化程度。制作完畢后要張貼在適顯眼的部位,起到警示作用,減少因泳客無知而造成的意外安全事故。
(三)、高層管理者扭轉觀念,加強泳池現場管理
夏季的小區泳池內孩子們歡快的游泳,大人們幸福的交談,一片歡樂與和諧景象,泳池內一旦出現溺水事故,會給整個小區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會給物業公司品牌造成多大的打擊,甚至還會出現較大的經濟賠償和刑事責任,所以做為物業公司總經理,管理處主任、泳池管理者必須具有“時時如覆薄冰,刻刻如臨深淵”的危機意識來從管理的源頭上重視泳池的安全管理工作。
對于項目上的泳池現場操作的救生員必須是具備“二證”通過相關部門系統培訓的合格人員,而泳池監督管理人員、小區管理處主任也必須落實到人,重視現場管理,強化救生員安全意識、救生技巧培訓,檢查監督和指導救生員、泳池管理人員現場工作,務必做到高層重視,基層落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減少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五)、配置合格的救生器材,時刻做好救生準備工作
當游泳池有人溺水時我們第一反應是什么?那肯定是救生,在有的小區泳池連救生器材都沒有,他們拿什么救生。為減少泳池管理者責任,提高生命挽救能力,泳池必須按照國家標準250平方米配置兩個救生圈和一個救生桿,面積增大的可以以此類推。配置的救生圈必須是標準救生用的,嚴禁用充氣的游泳圈代替。救生桿可以用2米或以上的洗塵桿或竹竿代替,但桿面必須保持光滑無尖銳物,頂端圓滑不鋒利,桿的另一頭需系上一定長度的繩子。配置了救生圈和救生桿后,掛在指定的位置,旁邊需加裝“救生器材,緊急啟用”標識,在日常泳池管理中發現救生器材不在指定位置的需立即恢復。除救生桿救生圈外,泳池救生工作中必須配備急救箱,箱內必須具備的物品有氧氣瓶、消毒酒精棉、人工呼吸隔離面罩、醫用消毒紗布、繃帶、防水創口貼、傷口消毒紅藥水或紫藥水、人丹、速效救心丸等物品。配置了以上救生器材需務必要求救生員會合理使用,以求達到的救生效果。除此之外泳池內還需配置1.9米或以上的救生臺有利于救生員救生巡視工作。
(六)強化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增強生命挽救力。
做為小區泳池管理者,在日常泳池管理中需要經常檢查泳池內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提高預防措施的同時,日常中定期做情景模擬培訓演練,熟練掌握真正發生溺水等安全事故的處理能力。從宏觀方面來看應急演練必須具有可操行,整個突發事件處理過程如下:救生員觀察到溺水者→施救同時發布溺水信息→獲取信息人員立即奔赴現場協助救生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撥打120急救并通知應急預案組長(管理處主任)→組長調動資源現場指揮施救、秩序維護、安排引導急救車輛并根據現場情況確定是通知溺水者家屬→救生人員不停施救→溺水人員恢復正常或120醫務人員接手。在整個過程中必須迅速流暢分秒必爭。微觀方面,救生員下水撲救的瞬間及時發布溺水信息傳遞到相關人員身上非常重要,這是決定后續工作是否及時順暢關鍵的一步,其次是救生員救生技能必須非常熟練合理利用救生物品并且搶救過程中不能隨意中斷直至醫務人員接手或溺水完全恢復正常后方可停止。以上宏觀和微觀必須深度配合才能增強生命挽救能力,減少對物業管理的負面影響。
(七)、及時補充各類證件,減少因突發事件造成巨大損失
對于無證經營,出現安全事故的責任劃分是顯而易見的了,無證泳池溺水事故造成人員死亡賠償金額在30萬以上的實例數不勝數,所以做為住宅小區的泳池管理和經營者應避開鋌而走險的道路。泳池各類證件的申辦條件并不高且成本較低,及時補辦經營所需的三證,救生員四證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正規化、專業化才是泳池和諧經營正確道路。那樣即使泳池發生了安全事故對于管理或經營者的損失也會大大減少,做為泳池經營的你何樂而不為呢?
作為物業管理人或泳池經營者,泳池的安全管理必須作為第一來抓:
一是強化安全意識。各游泳池管理者,應根據國家和廣東省深圳市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照標準,做好自檢自查工作,對安全標識、設施設備安全、救生員的配備標準、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嚴格執行、水質安全是否符合《游泳場所衛生標準》和對人身是否會造成過敏傷害、政府規定的證照是否齊全,除此之外泳池管理者還必須建立和健全安全防范、檢查、整改制度,強化員工以及領導的安全防范意識,確保泳池安全,只有這樣才能在游泳池營業管理服務中真正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將可能導致意外發生的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
二是提高救生技能。對于沒有經過協會正規培訓的池救生員一定要參加系統的技能考試、熟練掌握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術,取得證書后方能安排上崗,當然住宅小區的泳池安全問題不可能完全杜絕,但是可以發現和追蹤整改安全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才是泳池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所以救生員不但要數量足夠,還要具備高素質和高技能。要兢兢業業,注意力集中認真觀察,做到靈活準確及時發現問題,并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管理員應該制定完善的小區泳池安全管理規定,保障泳客們的安全問題。